問雅談移居杭州

陈医生,您好!
我对内地的义务教育及升学政策有所了解,现将我所知的情况与您分享,供您参考。
在内地,普通家庭为了让孩子上所谓“好学校”,其实也挺吃力。大家普遍会给学校心里排个“名次”,把学校分成三六九等,优质学校非常抢手,很多家庭在买房的时候就已经在为下一代的学区做铺垫了。
不过,现实情况也没糟糕到“好学校被少数人垄断、其他学校一塌糊涂”这个程度,很多家长的焦虑是被放大的。这十几年来,各地教师招聘都很严格,尤其是像杭州这样环境优美、待遇也不错的城市,一个教师岗位往往有上百人竞争,只有综合素质比较优秀的才能脱颖而出,整体师资水平是有保障的。所以,在义务教育阶段,除了极个别的学校,杭州市内各个学校之间的硬件和师资差距并不大。
真正比较“卷”的地方,主要还是以后考高中和考大学。如果完全走大陆的中考、高考这条路,竞争肯定是激烈的。内地的中考大体上是:各所优质高中把招生名额的大部分分配到不同初中,然后在各自对应的初中里按成绩录取。这一阶段,家长和孩子都会尽量争取在初中内部排名靠前,这一般被称为“抢指标生”。这意味着,学生不仅要在全市中比拼,更要争取在初中校内名列前茅。而不同高中之间的升学结果差异巨大,例如顶尖的学军中学,一年有数百名学生能考入浙江大学,而普通高中则可能寥寥无几。
因此,若确定来杭州就读,我建议可从两方面提前准备:学业上,建议让孩子提前接触、学习初中数学内容,并尝试做一做杭州本地的期中、期末试卷,以客观评估其数学水平,便于衔接。语文和英语方面,相信以您孩子的基础应能保持优势。在心理上, 要为孩子做好面对学业竞争压力的准备。尽管政策层面一直在努力“减负”,但学生间的学业竞争依然激烈,这一点杭州虽可能优于多数内地城市,但仍需有清醒的认识。
当然,您也可以考虑走港澳台联考这条路。总体来看,目前港澳台联考的竞争压力相对小一点,从历年情况看,上内地的 985/211 高校的难度虽然在逐年增加,但跟内地学生相比,录取概率仍然要高不少。
内地的中学大体分为公办和民办两大类:公办学校:按“施教区”(学区)划片就读,学区范围一般很早就确定了,新学校的施教区也会提前公布。民办学校:优质民办初中通常需要通过电脑随机派位(摇号)录取,现在都强调“阳光招生”,流程公开透明,可操作空间极小。具体的招生办法、施教区划分、高层次人才子女和港澳台学生入学政策等,建议以官方信息为准。您可以在杭州市教育局官网查到 2025 年“阳光招生”方面的年度通知,其中包括“录取办法”和有关高层次人才子女、港澳台子女入学的条款,文件底部有“各区(县、市)义务教育招生咨询及投诉电话”的附件,可以直接打电话详细咨询。
此外,还可以关注:
“浙里办”App 和 12345 热线:“浙里办”在浙江基本属于“必装”,很多咨询和事项办理都要通过它来进行;如果网上信息看得不太明白,直接拨打“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把自身情况说明白,一般也能得到比较准确、可操作的答复。
还可以尝试申请到高层次人才的称号,可以到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浙里人才之家这两个平台查询海外高层次人才认定、居住证办理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这个“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认定是可以给子女上学带来极大便利的。
关于您提到的“统战价值”这方面,我的感觉是教育部门通常不会轻易因为这个去“特事特办”。如果确实希望从这条线尝试,倒是可以考虑通过台联、统战部门先沟通,看是否有人愿意帮忙搭个桥。您办的网站本身也有一定影响力,找对渠道的话,或许能够起到正面作用。
我爱人的弟弟已经在杭州安家,暑假我们也在那里待过几天,确实是一个环境优美、节奏适中,又有发展空间的城市。
真心祝愿您和家人一切顺利、事情都能办得顺心!
下面把几个关键链接列一下,您有空可以按这个顺序去查询、询问:
1.杭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 2025 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阳光招生工作的通知
https://edu.hangzhou.gov.cn/art/2025/5/28/art_1228921851_58945767.html。
这个通知里面的4.5 条分别是:
(4)符合市委市政府《关于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引进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等规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子女和省委人才办认定的在杭省部属单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子女,持有《杭州市特聘专家证书》、属地为本市的《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的引进人才子女,持有属地为本市的《浙江省引进人才居住证》的引进人才子女;
(5)在本市居住的港澳台籍、外国籍儿童少年。
这个文件的最下面有一个附件,“各区(县、市)义务教育招生咨询及投诉电话.doc”你可以试试通过这个电话进行咨询。
2.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浙江省千人计划)的要求见下面这个网页
http://www.ziri.hku.hk/talent/talent_details/25.html
这里面有一个人文社科文化艺术领域创新人才要求,你爱人是否合适?如要到内地高校工作,最好还是通过朋友推荐,这样会省去很多程式化的流程,如能够认识相关大学对应院系的院长最好,他们在进人方面有一定的话语权。或者是否有些高校有短期的人才项目,这个也需要对应高校有熟悉的人才能了解。
人文社科文化艺术领域创新人才条件:
(1)了解并遵守中国文化政策及法律法规。具有较高文化艺术创新能力或研究水平,在人文社科、文化艺术领域取得突出的创新成果,得到业内公认。其中,国际知名奖项获得者或国际知名赛事优胜者优先。
(2)在文化经营管理、国际文化交流等领域能力突出,成果丰富。一般应在国际知名文化企业担任中高级领导职务、参与过重大经营管理或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3)人文社科类研究型人才一般应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担任副教授及以上或相当职务。
3.浙江海外高层人才居住证办理的文件
https://rlsbt.zj.gov.cn/art/2019/8/5/art_1452578_36384220.html
4.浙江省政务服务网 浙里办app
https://www.zjzwfw.gov.cn/jpccweb/zlbAPPxz/zlbAPPxz/index.html
浙里办app是非常重要的,您需要下载一个。您想咨询的可以通过这个渠道去询问,一般情况下会给出准确权威的回答。
5.“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电话
“12345,有事找政府”这个电话相当于市长电话,解决问题的效率是蛮高的,你可以试一试。
6.杭州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2024年杭州市区普通高中名额分配招生工作的通知(这个就是指标生的分配情况)
https://edu.hangzhou.gov.cn/art/2024/4/30/art_1228921851_58943681.html

兩岸議和團 © 2022 -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