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兩岸同胞書(13):認知解放
陳真
2025.09.09.
令人尊敬的記者很少,宛如鳳毛麟角,幾乎全都只是在混日子。
比方說,美國和日本731及納粹的密切勾結,只是一個基本事事,但是你看這視頻:
https://youtu.be/VzvWAAYSbVc
記者們卻寫 “’驚爆”。驚爆是什麼意思呢?彷彿是這兩天才突然發現的事。
而且,既然是爆嘛,感覺就只是一種不可盡信的一人之談,一種偏激言論,聽聽就好。
而且呢,媒體普遍有著一種習性,好像一定要有什麼身份地位或權勢的人講了某個基本事實,然後那個基本事實才算數似的。
也就是說,報導者不是根據事實本身來認定與追究,而是要看哪個什麼學者或名人講了一個往往只是很粗淺的ABC,然後才報導,然後講得好像是什麼驚天大秘密被爆出來似的。
人們如果不改變這樣一種荒謬的認知態度,終將會被媒體洗腦。為什麼呢?因為絕大部分所謂知識分子或名人(我不能說全部,畢竟有極少數例外),本身若不是腦殘,就是昧著良心。如果你還依靠著這些人去認識世界、認識事實與真相,你怎麼可能會有良好的認知?
Noam Chomsky也常講這問題。他說,中世紀僧侶、教士壟斷知識,壟斷教育,發言權牢牢掌控在極少數人手裡。同樣的問題事實上延續至今。
Chomsky說,理解國際政治,理解基本史實,不會比理解一場足球賽更困難。他說,足球比賽規則那麼複雜,大家卻能侃侃而談,可是,一講到那些事實上人人都能理解的政治知識與事實,卻又被極少數所謂專家所壟斷。
Chomsky是當代著名的知識分子。他的本科是語言學,卻寫了幾十本關於政治的書,因此常被人批評不專業。批評者故意把那些事實上極其容易理解的知識講得好像只有該領域的什麼專家才能懂似的。
你看,張純如寫的南京大屠殺,難道還有比它更好的相關研究嗎?但是,一些人就會故意裝模作樣講得好像張純如寫的歷史多麼不專業似的。
我平常沒有多少時間,因此上面那段視頻只看了幾分鐘,但我相信它值得觀看。
我當然不是在批評盧倩儀,她畢竟是很誠實的,誠實說出自己如何被騙,如何覺醒。很少讀書人有著這樣一種誠實與謙遜。絕大部分讀書人明明一無所知,卻也總是擺出一副這個懂那個也懂的什麼專家姿態。
盧老師顯然誠實多了。因此,我不是批評她,而是批評瀰漫在整個空氣中的一種荒唐的認知態度及真理壟斷。
今天,如果是實打實的所謂硬科學,例如物理化學數學等等,當然就沒有這個問題。畢竟這些學科就算遞上麥克風讓你瞎掰,你也掰不出個所以然。
可是,一旦面對的是硬科學以外的知識,就完全不是這樣了。這類知識與事實明明不具壟斷性,卻依然惟所謂學者或名人馬首是瞻。
比方說,開個什麼記者會或研討會,無知者永遠掌控著麥克風,巍巍峨峨任意鬼扯,而一般人即便知道很多,依然也只能有聽人鬼扯的份。
上個世紀末,網路興起,Chomsky滿懷信心,他相信網路世界將帶來一種解放,認知擴展,事實與真相將不再被壟斷,因為人們將可輕易取得資訊,理解真相。
同樣在那個時候,我倒是十分悲觀。我不認為網路能促使真相的普及,畢竟網路依然牢牢控制在西方人手裡。而且,人們並不是因為缺乏資訊進而認知扭曲,而是面對資訊的態度有問題。
人們應該多多相信自己,相信的腦子,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不是相信主流、相信名人名嘴名醫或什麼學者專家。
在這一點上,館長就是個典範。他比島內所有什麼名醫名嘴名人名專家都還有著更深刻的理解。
比方他說,習近平雄才大略,讓他由衷欽佩,中共真正一心一意愛護人民,在被列強侵略的一片廢墟中,建立起一個富強國家。
館長還說,民進黨等同於日據時期那些漢奸,為了一己私利,出賣台灣,勾結外人來殺害自己的同胞。
島內哪個什麼學者專家會有如此精準的認識或言論?
館長也是名人,而且自備麥克風,我們自然樂於看到他的言論流傳。問題是,如果他今天依然是個腦殘、依然滿口蠢話呢?他也將製造非常大的傷害,誤導粉絲,混淆是非。
因此,最好的一種認知態度就是自我解放,用你自己的耳朵去聽,用你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腦子去思索,做一個不受人惑的人。
救自己,就是救世界。一如維根斯坦所說,惟有能夠革自己的命者 ,才能革世界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