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光棣與我(2)

范光棣與我(2)

陳真
2023.02.03.

謝謝Yi-Ting。

講個八卦。二十幾年前,我寫了一些關於維根斯坦在數學哲學和人工智慧與認知科學方面的論文,讀了不少書。國際上,研究維根斯坦的著作與文章汗牛充棟,但是寫得好的卻似乎寥寥無幾。其中有個哲學家叫Stuart Shanker,我覺得寫得挺好的。

大多數學術著作,我僅是瀏覽,Shanker 的書我倒是從頭讀到尾,從他的書中得到許多啟發,比方說他寫的Wittgenstein and the Turning Point in the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維根斯坦及數學哲學的轉捩點),以及另一本Wittgenstein’s Remarks on the Foundations of AI(維根斯坦談人工智慧的哲學基礎)。

劍橋十年寒窗,我一年大概可以讀五百本書,十年讀個五千本不是難事。可是,絕大多數作者大名過眼即忘,Shanker的名字卻始終記得。

二十幾年前,他並不是什麼有名的哲學家。在我心目中,他卻是第一流,但我倒也不曾特別提起過他,直到幾年前再度與范光棣碰面,我們在拇指園的一個樹上小屋談起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當然也談到哲學。他提到說,他在加拿大約克大學哲學系當系主任時(1971-1995),有個很不錯的年輕人來求職,叫做Stuart Shanker,言下頗有賞識之意。

我光聽范光棣說話,當場倒是沒跟他說我也認識Shanker,系上曾請他來演講,早在二十年前我就喜歡其人其文。

很好奇Shanker現在在幹嘛,剛剛去google了一下,他竟然 “轉行” 從事有關兒童與青少年的教育與福利工作,而且還成立了一個叫做MEHRIT 的相關機構,網頁上寫著 “See a child differently, see a different child ”(用不同眼光看小孩,你會看見一個不一樣的孩子),“No Such Thing as a Bad Kid”(世上並沒有所謂壞小孩):

https://self-reg.ca/self-reg-101/

我的感覺是這樣:人事物總是如其所是而難以隱藏,只是看你有沒有那個慧眼看出本相而已。一個人會喜歡這個人那個人,喜歡這樣那樣,並非偶然,而是某種氣味使之相投。一個人,不論貧富榮枯,不論他做些什麼,其實都不會改變本性,他永遠還是原來那個他。我今天就算改行去賣臭豆腐,或是時光倒流,人生走上截然不同的另一條路,我還是我,陳真依然是陳真,骨子裡頭的氣味不會改變。ㄧ頭大象,不會因為掉進水溝裡就變成一隻老鼠,一隻麻雀也不會因為飛到一隻獅子的頭上就變成了萬獸之王。我們理當看重本質,而不是看重他所處的位置。

你看政壇上那些掌大權的人渣小癟三,蔡啥小賴什麼神的,左看右看依然是那副沒出息的熊樣。套句吾友柏楊的話,”道是劉三,說什麼漢高祖”,小癟三就是小癟三,穿起黃袍也還是那副窩囊樣。

反之亦然。一個正直的人在路邊賣香腸,仍然還是有著巍峨的身影。

我知道人們並不是這樣看待人事物。人們總是看社會地位看權力位置看身份看所謂學經歷,以之做出評價,以之決定他對你的態度。

沈從文臨終遺言:“我對這世界無話可說”,我心亦如是。

但是,不管人們怎麼看,其實都扭曲不了本質,改變不了人事物之如其所是。

達摩渡海東來,為了尋找一個不受人惑的人,我不知道他後來找到了沒?千金易得,知音難尋。

兩岸議和團 © 2022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