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試了時下年輕人流行的MBTI人格測試,
這是一種心理測驗,因為韓星公布自己的結果而在年輕人間流行起來,甚至成為一種自我介紹的方式。
這是最常見的測試網站
https://www.16personalities.com/tw/
根據四大類別把人分成16種性格。
當然也許陳真前輩不一定認同這種測驗,也許會認為把人分為16種個性實在太過簡單,
或者不喜歡給人分類貼標籤,
但因為自己無意間測出的類別,覺得挺有意思,
其中開宗明義說了這類人只有1.6%,是最稀有且珍貴的人格特質,其中這類別的男性更加稀少,只有0.25%
接著想起陳真前輩似乎有像到裡面說的特質,想分享給您參考:
如果真只有1.6%,也許這能稍微解釋為什麼您總是常感到孤單的原因。
記得您曾經說過:「最怕別人說,他們懂了您想表達的」
如果您覺得無稽之談,就還請笑笑輕鬆看待就好,希望不要讓您覺得被冒犯了,
也許令嬡哪天也會因同學之間討論而和您聊起MBTI的話題。
這個人格特質被稱作INFJ 倡導者 Advocate
其中I指的是內向人,獨處比社交更能自我充電
N指的是比起細節更在意大局,比起表象的實作更喜歡探究背後深層的道理和本質、對抽象思考感興趣。
F指的是面對難題時,比起追求完成任務的效率和邏輯,更加在意執行過程中,人的感受和情緒。
J指的是處理事情時的習慣,比起隨性即時無章法,更喜歡有條有理按部就班進行。
不過有意思的來了,
因為如果只是這些特質,這一類人不應該如此稀少才對,
又因為這些特質其實很符合職場的理想型員工(有大局觀、具同理心、有條不紊)
很多人在思考理想狀態時也會「作出」這個人格特質的結果,
而也有一些人是為了喜愛那「珍稀的1.6%」的虛榮而稱自己是這個特質。
不過,在MBTI的測驗說明裡,除了上面所說的之外,還提到下面幾個特質:
也因為這些特質,這個個性才被稱為「倡導者」。
a.通常有一種強烈的利他情懷,是理想主義者,自己常有對事情的獨到價值觀,哪怕和世界格格不入,然而這樣的不同卻不影響倡導者對世界的關懷。
b.具有某種使命感,常常覺得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是為了某種目的而存在,如果還沒找到這目的會努力去找,一旦發現了便會努力去完成使命。
c.具有很強的共情能力,對他人的情緒往往能立即感同身受,富有同情心。也因為這種「感同身受」的能力,對於判斷人的真偽和喜怒哀樂幾乎有直覺般的準確。
d.因為易受他人影響,因此喜愛獨處才能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世界,但對待他人總是帶著溫暖而友善的氛圍,並能以最符合社交預期的方式與人來往。
有趣的是,a和b並不是那四大類別的主測項目,但卻是這個特質最顯而不同的地方。
而測驗介紹在舉的名人例子是特瑞沙修女和馬丁路德,我想這兩個例子便能解釋a和b,以及那1.6%的稀少性原因。
許多網友往往在討論「為何這類人官方說法這麼稀少,明明測出來自己說是INFJ的人數很多」「自己到底是不是這類人」時,
常常只關注在INFJ四個英文字的結果,
卻忽略了上面所說的利他情懷及使命感。
另外也有看到評論說的這類人的特徵,也讓我覺得很有意思:
1.与大多数人的思维不同
2.完美主义使您无法行动
3.先天性的感觉
4.吸收他人的情绪并感同身受
5.一个真正内向的人
6.喜欢写作和分析
當中的6,許多不同的文章也提到這類人雖然因喜愛深層思考而很有邏輯性,但大部份都有很強的創作力和感性的表達能力。
還有許多特質的細節這邊就不列舉了,
不過以上種種都讓我想起了陳真前輩您,
當然也許您可能認為這樣的測驗和人格特質敘述只不值一看,就還請您當作是笑話看看也好。
分享給您只是希望,如果這些特質您會在其中能找到一點點共鳴,而這樣的男性只占人口的0.25%,也許您能因為這個資訊而在澔翰的孤單之中找到一 絲絲慰藉。
p.s 知道您不喜愛留言用假名,請原諒小輩仍沒有以真名留言的勇氣。
TS
發佈日期: 2024.08.27
發佈時間:
上午 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