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國是農業帝國,那曹興誠過去到大陸投資是投辛酸的?如果中國是農業帝國,那麼西方也不用害怕中國的發展,也不用整天宣傳中國經濟「霸凌」。如果僅靠農業就可以在現代成為「帝國」,那麼烏克蘭及印度應該是全球沒有第一也有第二的霸權。
相對於美國是金融國,金融喜好波動,以實業立國的中國則喜好穩定,這種特點直接體現在中美兩國對待國際事務的態度上。
過去常常聽到「台灣的命運由台灣人決定」,但台灣的地緣政治地位,並不會因個人的主觀情感有所改變。喊喊可以,如果當真了,那未免也太蠢了。
誰是西太平洋一帶的霸主,誰就決定了台灣的命運。現階段西太平洋的霸主無疑是美國,但是天秤正快速地向中國傾斜,留給美國的時間不多。
台獨跟武統互為充要條件。若明目張膽台獨,那麼解放軍武統是必然的。但是當武統壓力增加的時候,美國聯合台灣當局「破罐子破摔」逕行宣布台獨的可能性也會增加。
過去「九二共識」的「創造性模糊」維持了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即使台灣方面沒有統一的誠意,但也因此降低了兩岸軍事衝突的可能性。這種條件現在已經沒有了,台灣人自己丟掉的。
除非中國被肢解,否則兩岸統一就是必然結果。即使中國被肢解,全世界進入戰國時代,但是據有中國東南沿海一帶的政權也必然會拿下台灣。結論是,台灣不可能孤懸於海上成為一個真正的獨立國家。如果可能,那科西嘉島早從法國獨立。
對台灣的解放戰爭,有些條件必須滿足:
1. 解放軍可以在局部戰爭打贏美國及其聯軍,這點在上次Pelosi竄台之後的軍演中,看來愈來愈可行。最近有美國智庫「假設」美國聯合日本對中國「梭哈」,那麼最終可以獲得「慘勝」,但是「梭哈」這個前提不現實。
2. 面對美國聯合西方的挑釁,中國獲得第三方勢力的支持。現在中國跟俄羅斯之間的友好「沒有上限」,這條件已經有了。
3. 發動解放戰爭不會有太大的受制裁風險。中國的戰略優先權中,國力的發展優先於解放台灣,如果開啟戰端而引起國際間的廣泛制裁那將得不償失。目前美國與歐洲「盟友」之間的矛盾在浮現,因為俄烏戰爭,這些矛盾正在強化。在APEC等會議中,美國的「盟友」紛紛尋求與中國領導人會面,預計武統的阻力也愈來愈小了。
看起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現在解放戰爭只欠一個藉口,在2024到2025年之間應該是最為兵凶戰危的時期,賴清德會比蔡英文更危險。
許世勤
發佈日期: 2023.01.10
發佈時間:
上午 9:24